據統(tǒng)計,我國每年僅機械加工業(yè)的模具消耗就高達機床總價的五倍。由此可見,模具的大量消耗,不僅直接增加生產成本,而且因為頻繁更換模具造成大量生產線頻繁停產,從而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模具修補技術無疑強化拉絲模具的壽命,經濟效益好,可以應用各種鐵基合金等各種金屬材料模具及工件的表面強化及修復并大幅提高使用壽命。
這里需要我們重視的是:盡管在操作錯誤時機器會發(fā)出警報,但是也可能偶爾在模具表面燒熔出坑點!所以一定要明確拉絲模具修補的具體步驟:
不管是什么產品,在生產制造的時候都有一個要求,就是希望可以產出最為高質量的產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生產應用中獲得最大和最好的效果,也才能得到客戶的認可,并且拉絲模也是如此。拉絲模的質量可以說是拉絲模的靈魂,必須嚴格掌控這一點。
1、清理:在需要修補處作簡單清理去除油污和雜質,否則在修補過程中有通電不暢和火花飛濺現(xiàn)象。
2、滾壓速率:焊槍轉動速度以脈沖輸出電流在補材上形成熔結點緊密排列為宜,轉動速度不能過快,否則修補拋光后有少量補材剝離和細小氣孔現(xiàn)象.
3、焊槍與模具接觸點:焊槍與補材之間接觸面積越小壓貼的越好,瞬間通過的電流密度越大(電流越集中),焊點的熱量越大,補材結合程度相對較好。補材外殼所示功率數(shù)據為φ5mm標準焊槍電極棒與平面補材接觸時的功率要求,相同的功率焊頭接觸面積越大,電流分散,補后效果不理想,反之,接觸面積過小,修補過程中易造成補材熔化飛濺和表面坑洼不平。
4、姿勢及壓力: 修補時焊槍與模具面成45度為佳,并對焊槍施加一定的壓力,壓力大小根據缺損面的粗糙程度而定,不光滑,雜質較多表面用力宜大。
5、復雜型腔:精細、多棱角、復雜面修補時用精密功率,薄材料多次修補為佳,常規(guī)狀態(tài)適用于修補量比較大的缺損處。
從另外一個反面和角度來說的話,其實拉絲模的質量和產品的成本也是有很大的關系的,市場越嚴峻的話,對拉絲模的要求也就會越來月嚴格,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拉絲模的質量問題,被更多人認可。否則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之下,難以保存質量的話只能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
6、氧化表面修補:
過程:清理雜質--->去除氧化層--->邊緣用小功率修補--->填平--->拋光
1)氧化模具修補前須先用電動工具去除氮化層,將補材直接焊接于鋼材基材上,否則補材與基材之間有氧化層隔離,易剝落。
2)修補邊緣部分盡量用小功率,薄材料,可減輕、減少因修補發(fā)熱而產生邊緣痕跡。
7、 修補點拋光后,外圈有輕突起,產生原因是修補時產生熱量將工件淬硬造成,淬火特 性好的材質尤其明顯,邊緣部分用小功率,薄材料修補可避免此種現(xiàn)象(方法參照氧化模具修補)。
8、修補拋光后內凹,產生原因是補材硬低于基材造成,選用硬度與基材相近補材可避免。
但是,拉絲模的質量并非隨意就能提升的,要考慮的因素也很多,不光是在低成本之下運營,還需要很高的精度,并且如果效率也能被認可的話,才能在長時間內,更多和更快的產出最好質量的拉絲模產品